一、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代码0401)简介
(一)学科简况
本学科为山东省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2017年获批博士一级学科。迄今已培养1800余名硕士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120余人晋升教授,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基础扎实,覆盖面较广,涉及教育研究、教育实践的主要领域,设有四个学科方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在德育原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教育大数据方面成果突出,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本学科带头人为戚万学教授;本学科团队力量较强;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20人,副教授39人,博士41人。
本学科科研及教学条件充裕,建有5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本学科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育管理与决策等部门培育高水平教育科学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教育问题,具备广博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独立研究的能力,对全球化时代教育前沿问题、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信息化问题有深入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治学严谨、视野开阔、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毕业后有志于从事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学术情怀、学术涵养、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育科学人才。
(三)研究方向
1.教育学原理
包括: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研究。
2.课程与教学论
包括:教师教育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评价研究。
3.高等教育学
包括:高等教育历史研究;高等教育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
4.教育技术学
包括:教育大数据研究;教育虚拟社区研究;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四)招生对象
本学科招生对象为全日制学术型应届或往届硕士研究生。
(五)学习年限
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基础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一般为6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六)指导教师
戚万学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唐爱民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谭维智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胡钦晓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柳士彬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张雨强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胡凡刚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二、教育博士(代码0451b)简介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位1998年获批教育硕士授予权,2017年获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学位基于并互补于教育学硕士、博士一级学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学、物理学、中国史、统计学、哲学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始终将培养扎根基础教育一线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作为自身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师教育优势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注重培养员工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教育管理与决策能力,为山东省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专业学位以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辐射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涉及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教育领导、教育信息化、教育评价以及学科教学专业学位领域;在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个性、教师绩效评价、学业水平评价、高考方案研究、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诸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领域与特色。
本专业学位学术带头人为戚万学教授;本专业学位团队力量较强,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博士41人,博士生导师9人。
本专业学位科研及教学条件充裕,建有5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本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管理与决策等部门培育高水平教育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孔子故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及必威betway西汉姆联网站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培养面向时代需求、扎根教育实践、解答教育问题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具备驾驭教育实践、教育工作的领导能力,胜任公司产品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教育领导与管理
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教育组织与领导;教育测量与评价。
2.学校课程与教学
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
(四)招生对象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已获硕士学位后有5年以上全职教育工作经历、具有一定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本专业博士实行统一考试的招生方式,具体考试科目见当年的招生简章。
(五)学习年限
教育博士培养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基础学习年限为4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在2年内完成,学员脱产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第二阶段为学位论文的撰写,在2-4年内完成。
(六)指导教师
戚万学 唐爱民 胡钦晓 柳士彬 谭维智 康淑敏 张雨强 胡凡刚 王桂云(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