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以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提高员工运用方法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要求员工在掌握方法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课外作业,能够对让员工了解,掌握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及一些较为常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是开展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研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如何将科学研究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研究实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的操作技术等。
三、知识范围及相关课程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十九章,从确定课题、建立假设到撰写和评价研究报告。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
教材: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录1:课程内容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54学时)
第一篇,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内容:
第一节心理、教育科学与科学研究
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第三节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第三节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理论构建
重点:初步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研究的类型、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选择课题和制订研究计划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难点:科学研究的含义和步骤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3学时)
第一节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论概述
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第三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第四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了解和掌握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难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第三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2学时)
第一节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总特点
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生态化特点
第三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
第四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计算机化特点
重点:生态化趋势的基本特点;跨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如何理解跨文化研究
第二篇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
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3学时)
第一节研究问题与课题选择
第二节课题选择的策略
第三节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四节研究课题的论证与评价
重点:如何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论证和评价
难点:课题选择的意义和原则;研究课题的论证和评价
第五章研究文献的查阅(3学时)
第一节研究文献的类别和特点
第二节研究文献搜集的原则、渠道和方法
第三节研究文献的阅读和记录方法
第四节研究文献的综述
重点:研究文献搜集的方法;研究文献阅读的方法
难点:文献综述的格式与内容
第六章研究的设计(4学时)
第一节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研究设计的标准
第三节研究对象的取样设计
第四节研究变量的确定和研究指标的设计
第五节研究变量与指标操作定义的设计
第六节无关变量控制方法的选择
重点:选择研究方法;取样的基本方法;取样误差的计算
难点: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第三篇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七章观察法(3学时)
第一节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主要观察策略
第三节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
第四节亲身参与性观察
第五节对观察法的评价
重点:了解观察法的含义、种类,掌握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亲身参与性观察的具体操作技术。
难点: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代码系统的设计
第八章访谈法(3学时)
第一节访谈法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访谈法的设计
第三节访谈法的实施过程和技巧
第四节访谈法的评价
重点: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问题的编制。
难点:访谈结果的整理
第九章问卷法(3学时)
第一节问卷法的特点
第二节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问卷法的实施
第四节问卷的评价
重点:问题的表述方式;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难点:问卷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步骤
第十章测验法(3学时)
第一节心理与教育测验概述
第二节国内常用的心理、教育测验
第三节测验的新进展-项目反应理论
第四节测验法的评估
重点:了解心理测验的理论操作过程及编制测验的原则,以及测验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难点:项目反应理论;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第十一章 实验研究(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内容:
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
第二节真正实验设计
第三节准实验设计
第四节多因素试验设计
第五节试验研究的评价
重点:了解实验程序设计及原则,掌握真实验、准实验设计,实验误差及效应。要求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优缺点。
难点:真实验设计的几种方法;准实验设计的分类。
第十章现场研究(4学时)
第一节现场研究概述
第二节现场观察研究
第三节现场试验研究
第四节现场研究评价
重点:掌握现场研究的分类和方法;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解释
难点:现场研究的设计;观察和记录
第十三章其它研究方法(4学时)
第一节语义分析法
第二节Q分类技术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第五节口语报告法
第六节社会测量法
重点:了解李科特量表技术、瑟斯通技术、语意差别技术、Q分类技术及社会测量方法。
难点:Q技术分类的含义和特点;社会测量的设计和施测。
第四篇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与评价
第十四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定性分析(3学时)
第一节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资料的编码
第三节定性分析的特点和方法
第四节定性分析的过程和基本思路
重点:研究数据、资料的质量审核;定性分析的特点和基本方法
难点:编码系统的设计和制定
第十五章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上)(2学时)
第一节统计分析的功能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描述统计
第四节推论统计
重点: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十六章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下)(2学时)
第一节多元分析方法概述
第二节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
第三节电子计算机再统计分析中的运用
重点: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问题;多元分析方法的选择
难点:如何理解多元统计的不同方法。
第十八章研究报告的撰写(2学时)
第一节研究报告撰写的意义、特点和程序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格式和行文要求
第三节研究报告的表、图的运用
重点:了解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及程序,基本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要求。
难点:研究报告的撰写的程序
第十九章研究的评价(2学时)
第一节研究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阅读和评价
第三节研究的元分析
重点:研究报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对研究报告的评价。
难点:元分析概念的理解及其计算的方法。
附录2 补充题集
1.试述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及其要求。
2.研究报告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3.如何计算观察者信度?
4.观察法的误差有哪些?如何防止这些误差?
5.因子设计与拉丁方设计有何不同?
6.什么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7.试述问卷调查中设计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8.试比较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的优缺点。
9.比较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10.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11.举例说明自变量的混淆。
12.试述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
13.分别说明估计信度的方法,并举例分析影响信度的因素。
14.测验的标准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15.试论Q分类技术。
16.论述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