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研究方法课。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计算工具-统计分析软件三部分。《心理统计学》的教学以理解统计基本概念,掌握统计方法和应用为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员工在理解统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心理统计学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结合心理学问题能够正确解释计算结果,并能正确理解统计方法的意义和应用条件,能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而提高员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研究心理学问题提供科学的工具。
二、教学方法
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员工特点,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本课程可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讲授知识过程中,重视员工的主体作用,采取多提问题等各种有效形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得知识,培养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堂练习 指导员工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做各种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员工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加以辅导和调整教学内容和速度。3.课堂讨论 组织员工讨论和交流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问题,拓宽员工思路,训练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13章,72学时。SPSS统计分析软件也简要加以介绍。 课本为,张厚粲,(2009)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测试与评估
本课程的测试除了考核员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应着重考核员工的分析和解题的能力以及在本专业中灵活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考核采取员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作为获得本课成绩的评分标准。考题力求做到科学、等值和标准化。
附录:课程内容,学时分配,重点和难点。
《心理统计学》(共72课时)
第一章绪论(课时,4)
第一节 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础
第三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发展
第四节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础概念
本章重点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是什么?
2.统计学的基础概念
本章难点
理解统计学的思想内涵。
第二章 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描述方法(课时,4)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第三节次数分布图
第四节其它类型的统计图表
本章重点
1.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条件与制图要点
2.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编制
本章难点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第三章集中量数(课时,2)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Mean)
第二节中数与众数(Median)
第三节其它集中量数
本章重点
1.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的定义及各自的公式及适用条件
2.平均数、中数、众数之间的关系及意义
3.集中量数的意义及应用
本章难点
1.掌握不同平均数及各集中量数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2.理解平均数、中数、众数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差异量数(课时,6)
第一节全距与百分位差
第二节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第三节标准差的应用
本章重点
1.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
2.几种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的意义、特点及之间的关系
本章难点
1.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和公式
2.各种差异量数的意义及适用的数据资料
第五章相关分析(课时——4)
第一节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
第二节 积差相关
第三节等级相关
第三节质与量相关
第五节品质相关
本章重点
1.掌握积差相关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2.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关的区别
本章难点
1.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
2.掌握各种相关系数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六章概率分布(课时,6)
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正态分布
第三节二项分布
第四节样本分布
本章重点
1.了解概率的定义及性质及概率的思想
2.掌握几种概率分布的特点
3.理解正态分布,平均数样本分布的意义
本章难点
1.正态分布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2.样本平均数的概念
第七章参数估计(课时,8)
第一节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第二节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第三节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
第五节比例数的区间估计
本章重点
1.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意义及关系
2.平均数区间估计的计算和应用本章难点
1.理解点估计,区间估计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各参数区间估计的计算方法及解释
第九章假设检验(课时,8)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原理
第二节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 方差的差异检验
第五节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六节比率的显著性检验
本章重点
1.假设检验的各种条件的公式和检验结果的解释
2.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检验及两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检验的方法
本章难点
1.理解各种假设检验的适用条件
2.掌握不同假设检验的计算步骤及应用
第九章 方差分析(课时,8)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事后检验
本章重点
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不同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原理及计算步骤
本章难点
1.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及适用的条件
第十章 c2检验(课时6)
第一节c2检验的原理
第二节 配合度检验
第三节 独立性检验
第四节 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
第五节 相关源的分析
本章重点
1.c2检验的一般原理,配合度检验
2.计数数据的合并方法
本章难点
1.c2检验的具体方法
2.相关源的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方法(课时,4)
第一节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第三节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第四节等级的方差分析
本章重点
1.非参数检验的定义,它与参数检验的区别
2.几种非参数检验方法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资料
本章难点
1.非参数检验的理论意义及与参数检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十二章 回归分析(课时,6)
第一节线形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
第二节回归模型的检验和估计
第三节回归方程的应用
本章重点
3.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4.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评价及应用
本章难点
3.理解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假设
4.掌握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检验和评价方法
第十三章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课时,6)
第一节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节多重线性回归
第三节因子分析
本章重点
1.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2. 多重回归,因子分析的原理
本章难点
理解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