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旗下产业 > 培养方案 > 正文

《金刚经与人生修养》教学大纲

【点击量: | 发布日期:2018-06-19】

教研室主任: 执笔人:苏树华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佛教文化与人生修养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uddhist culture and Life cultivation

课程类型全校公选课

总 学 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 分:

开设专业:各个专业皆可选修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佛教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包括对佛教文化的认识、了解与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的,也是老员工应具备的文化修养。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学习,使员工了解佛教的心学内涵,以及佛教文化的修养方法,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何人生境界。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员工能够做到,第一,基本了解佛教的基本精神。第二,基本掌握佛教的人生修养原则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佛教的心学性质。

佛教三藏十二部,皆说这个“心”及“心中之事”,心与事的统一,就是佛教指示的原本的真实,也是一切圣贤开示的原本的真实。一切贤圣之教,指示的方式各有不同,指示的真相无二无别。佛教文化强调的返本还源,就是领悟这个原本的真实,契合这个原本的真实。一切圣贤之教,皆是领悟这个原本的真实,契合这个原本的真实。

(二)中国文人与中国佛教。

唐朝之后,中国文人深入佛教,体会佛教,借助于佛教提升自己的人文境界,改变了中国文人的气象,使中国文人有了超然洒脱的人文境界。中国文人的这种超然洒脱的人文境界,流露在他们的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这些融汇了佛教超然洒脱气度的文学艺术作品,又影响了广大国民,起到了提升中华民族素质的文化作用。

(三)佛教的文化形式与心学内涵。

佛教以神秘玄妙的文化形式,讲述如何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其最高的境界就是“佛”。佛不是心外之物,也不是神秘玄妙的宗教偶像,而是生生不息的现象的本源,而是我们的无相真心。佛教所说的净土世界,就是我们清净无染的心灵世界。佛教说的往生净土,就是恢复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除此之外,更无净土。

(四)佛教的心性修养方法。

佛教的修养方法很多,号称八万四千法门。无论多少方法,其整个的过程,就是使我们散乱的心安静下来。在安静宁的前提下,打破这种安静的状态,证悟到这个本来不乱,本来安闲的妙明真心。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有,净土宗、禅宗、密宗、天台等宗派的方法,我们将在本门课中进行有选择地介绍。

(五)佛教的“即心即佛”。

佛教文化是关于人们的心灵世界的文化。在佛教文化中,佛不是别的物,佛就是人心。佛家所谓即心即佛,离此心外,更无别佛。据此而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那么,佛教就是心教,教导人们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开发自心的智慧,实现健康圆满的人生境界。

(六)今人之迷。

今人之迷,误认为思想就是心,误认为心理现象就是心。其实,任何心理现象,皆是心的现象,而任何心理现象却不能等同于心。犹如大海中的波浪,皆是大海的现象,而任何波浪皆不能等同于大海。生起的波浪有无数之多,而大海却是唯一的。生起的心理现象有无数之多,而我们的心却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的心,能生起无量的心理现象,也能容纳无量的心理现象,所有的心理现象,皆在这个心里生生不息、灭灭不已。这个生起波浪的“一”,它就是大海。这个生起心相的“一”,它就是大心,佛教称为心性大海。

佛教正是用宗教文化的方式指示这个“心”的文化,我们可以借助于佛教文化了解我们的心,契合我们的心,升华我们的心,丰富我们的心。

(七)思想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本源真心是思想生出的地方,也是思想灭归的地方。后一个思想不是前一个思想生出来的。何以故?前一个思想已经过去,已经不复存在,又如何能生出后一个思想?前一个思想也不是后一个思想生出来的。何以故?后一个思想还未生,又如何能生出前一个思想?思想不能生思想,唯有这个心,才是一切思想生出的地方,唯有这个心,才是一切思想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