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任: 执笔人:孙传波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人事测评
课程编号:053007
英文名称:Personnel Assessment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0
学 分: 2
开设专业:应用心理学
先修课程: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是以心理测量学、行为科学和统计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掌握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掌握一般测评各种技术,能对测评质量进行检测和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报告,为今后就业应聘和就业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员工能够:
1.掌握人员测评的原理和测评标准体系的建构的方法。
2.学会人员测评的三种手段: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的应用。
3.能对测评质量进行检测和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报告,为今后就业应聘和就业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1.了解素质的定义;
2.了解素质的特性;
3.了解素质的构成;
4.掌握素质测评的定义(重点);
5.理解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第二节 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1.掌握选拔性素质测评的定义,了解其特点;
2.掌握配置性素质测评的定义,了解其特点;
3.掌握开发性素质测评的定义,了解其特点;
4.掌握诊断性素质测评的定义,了解其特点;
5.掌握考核性素质测评的定义,了解其特点;
6.掌握5P模型(重点)。
第三节 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1.理解素质测评本身的作用与功能;
2.掌握素质测评的特征。
第二章 素质测评的原理
第一节 理论分析
1.了解配置原型,掌握职位阈限、素质消退的概念(重点);
2.了解地位、工作角色等概念;
3.理解素质差异,掌握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六种素质类型(难点、重点);
4.了解优化管理与素质提高,掌握气质绝对性原则。
第二节 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1.理解并掌握公式f (Q,E)、=∫B×dE的含义(难点、重点);
2.理解黑箱模式;
3.了解三种测评形式。
第三节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重点)
1.掌握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2.掌握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3.掌握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4.掌握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5.掌握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原则;
6.掌握要素测评与行为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7.掌握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8.掌握素质测评与指导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 人才招聘
第一节人才招聘是一项市场工程
1.了解招聘者应了解人才市场上各种人才的供应情况,包括人才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信息;
2.了解招聘者要非常了解求职者的需求和决策行为;
3.了解要对竞争对手在招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策略和现状充分了解;
4.掌握影响求职者接受一份工作的决策因素(重点)。
第二节人才吸引的策略
1.了解令人满意的工作的特点;
2.掌握如何吸引你想要的人(难点、重点)。
第三节用人策略
1.掌握不同的用人策略(重点),并了解其原因;
2.了解复试的秘诀。
第四章 招聘程序
第一节招聘程序概述
1.了解招聘程序的定义;
2.掌握基本的招聘程序(难点);
3.掌握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重点);
4.理解标准化简历模版的优点;
5.掌握工资体系的3P原则(重点);
6.了解用人部门的主要责任及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责任。
第二节一个完整的招聘选拔过程案例
1.了解招聘背景——为什么需要招聘;
2.掌握招聘标准——招聘什么样的人(重点);
3.掌握招聘渠道——获得候选人(重点);
4.理解并掌握选拔评价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重点、难点);
5.了解录用决策;
6.了解选拔评价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7.了解纸笔测验、面试、小组讨论等选拔工具。
第五章 人员选拔评价基础
第一节 招聘中的人员选拔评价
1.了解进行选拔与评价的原因;
2.理解进行选拔与评价的标准(难点)。
第二节人员选拔评价的工具与方法
1.了解面试的定义、优缺点;
2.掌握面试的实施(难点、重点);
3.了解心理测验;
4.了解评价中心技术。
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
1.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中的能力因素;
2.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中的个人风格因素;
3.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动力因素。
第四节制定选拔评价方案
1.了解选拔评价的内容;
2.掌握选拔评价方法(重点);
3.理解如何设计好选拔评价的程序(难点)。
第六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能力测验
1.了解能力的定义;
2.了解技能的定义;
3.理解不同的能力测验方法(难点)。
第二节个性测验
1.了解自陈式量表法;
2.了解投射测验。
第三节使用心理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心理测验对测验者的要求;
2.掌握心理测验的保密性原则(重点);
3.了解施测环境的基本要求;
4.掌握测评步骤对被测评者的影响(重点)。
第七章 面试浅析
第一节面试概述
1.了解面试的历史与发展;
2.了解面试的发展趋势;
3.了解面试的概念;
4.了解面试的特点。
第二节面试的理论基础
1.掌握面试的理论依据(重点);
2.理解面试的功能作用;
3.掌握面试的主要内容(难点、重点)。
第八章 面试
第一节 面试前的准备
1.了解如何回顾职位说明;
2.掌握阅读应聘材料和简历的原因(重点);
3.掌握阅读应聘材料和简历的方法(重点);
4.理解电话筛选应聘者的方法;
5.了解如何准备面试的时间与场地;
6.掌握面试者与被面试者的位置关系种类及优、缺点(重点);
7.了解面试准备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节如何做面试
1.了解面试题目的类型;
2.掌握面试的过程(重点);
3.掌握面试各种被面试者的方法(重点)。
第九章 评价中心技术
第一节评价中心简介
1.了解评价中心的起源与发展;
2.了解评价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3.理解评价中心所使用的情境性测验的多种形式(难点);
4.掌握评价中心的内容,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练习、模拟面谈等(重点)。
第二节无领导小组讨论
1.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重点);
2.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重点)。
第三节文件筐测验
1.了解文件筐测验的特点;
2.掌握文件筐测验的适用范围(重点)。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1. 16PF人格测验
了解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具体运用和具体操作方式。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完成规定的测验内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2.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了解人员职业兴趣测评的理论基础,掌握人员职业兴趣的实际内涵,了解此类测评工具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运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式。
员工认真完成规定的内容,真实地记录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3.模拟面试
根据授课班级的人数,将员工分为6个小组或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模拟公司,设置模拟公司的招聘职位,并提供该招聘职位的岗位说明书。
以两个小组为一大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对方组的应聘者。同时每个小组作为招聘方,根据16PF人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等结果对应聘人员进行筛选,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
对进入面试的应聘者进行结构化面试,每个小组根据要求设计结构化面试题目、评分表、汇总表、录用通知书和结构化面试的实施流程。
员工认真完成规定的内容,真实地记录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4.无领导小组讨论
根据授课班级的人数,将员工分为6个小组或8个小组(6-7人一组),其中三个组或四个组为讨论组,另三个组或四个组为评价组。
讨论组进入讨论席,每人发一份讨论材料,讨论者有15分钟的思考时间。主持人宣读指导语,组织大家畅所欲言,展开讨论,讨论时间为40分钟。评价组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评分标准,做好观察记录,以便给每位选手打分。
讨论结束后,要求讨论组推选一个代表对讨论情况进行陈述总结。评价组成员推选一个代表进行总体点评,其间由统计员统计各位选手的得分。之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员工应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四、学时分配
章 次 |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小计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讨论 |
课外 |
备 注 |
第一章: 导论 |
2 |
2 |
|
|
|
|
|
|
第二章:素质测评的原理 |
2 |
2 |
|
|
|
|
|
|
第三章:人才招聘 |
4 |
4 |
|
|
|
|
|
|
第四章:招聘程序 |
4 |
4 |
|
|
|
|
|
|
第五章:人员选拔评价基础 |
4 |
4 |
|
|
|
|
|
|
第六章:心理测验 |
4 |
2 |
2 |
|
|
|
|
|
第七章:面试浅析 |
2 |
2 |
|
|
|
|
|
|
第八章:面试 |
8 |
6 |
2 |
|
|
|
|
|
第九章:评价中心技术 |
6 |
4 |
|
|
|
2 |
|
|
合 计 |
36 |
30 |
4 |
|
|
2 |
|
|
五、考核说明
采用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70%;平时考核以问题回答、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占3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的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一)主要教材
【中】肖鸣政【英】Mark Cook《人员素质测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顾海根主编《人员测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王垒编著《实用人事测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3.王继承编著《人事测评技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